①在粉末涂料體系中加入一定量的松散劑對粉末涂料的流動指數R的改善明顯,隨著松散劑加量的增加粉末流動指數R顯著提高。②不同松散劑之間的粉末流動指數R值的改善效果差別較大,松散劑D添加0.4%時粉末流動指數R達到177效果最佳,松散劑A只有125效果最差。③松散劑B、松散劑C和松散劑D只添加0.2%就可以滿足一般粉末涂料的要求。松散劑的效果好壞順序如下:松散劑D>松散劑C>松散劑B>松散劑A。
2.2 松散劑的添加量對不同粉末涂料品種流動指數R的影響采用試驗方法2),選用松散劑D和7種粉末涂料(包含砂紋、平光、低光、高光等)進行測試,試驗結果如下表2。

①對于不同粉末涂料品種,添加松散劑以后粉末涂料的流動指數R值都有明顯的提高,隨著松散劑用量的提高粉末流動指數R都有相應的提高。②同一種松散劑,對不同粉末涂料品種的粉末流動指數R的影響不同,影響差別較大,例如添加0.4%時,高的173,低的133,對于不同產品應該添加不同用量的松散劑,才能滿足粉末流動性的要求。選擇4種松散劑,采用試驗方法3),5種不同用量,對粉末涂料樣粉8#進行測試,不同松散劑對粉末靜電噴涂上粉率的試驗結果如下表3。

①松散劑A:在添加量舊%范圍內隨著松散但當添加量大于0.1%時,上粉率隨著松散劑的增加而下降。②松散劑B:在添加量0.05%范圍內隨著松散劑的增加,上粉率隨著增加。但當添加量大于0.05%時,上粉率隨著松散劑的增加而下降。③松散劑C:在添加量0.1%范圍內隨著松散劑的增加,上粉率隨著增加。但當添加量大于0.1%時,上粉率隨著松散劑的增加而稍微下降。④松散劑D:在添加量0.1%范圍內隨著松散劑的增加,上粉率隨著增加。但當添加量大于0.1%時,上粉率隨著松散劑的增加而稍微下降。以上實驗表明:在粉末涂料中添加少量的松散劑有助于提高粉末涂料的上粉率,但是當添加量超過一定量時有些品種的上粉率下降的趨勢。說明不同品種的松散劑對上粉率的影響不一樣。松散劑C、D在添加量較大時對上粉率的負面影響較小。2.4 不同松散劑品種對不同涂料品種涂膜外觀的影響采用試驗的方法4),對4種松散劑和樣粉9#(核實粉末編號)搭配進行實驗,不同松散劑對涂膜外觀的影響的試驗結果如下表4。

從表4的試驗表明:不同的松散劑加入粉末涂料中,對粉末涂料的外觀影響相差很大,松散劑C和松散劑D的效果很好,松散劑A和松散劑B的效果差。這是因為松散劑之間的質量差別很大,有些松散劑的分散性不好,加入粉末涂料中后因為松散劑的團聚而導致涂膜出現沙,F象。而質量較好的松散劑加入粉末涂料后對涂膜表面影響很小,甚至幾乎沒有影響。
2.5 不同松散劑在不同添加工藝時對涂膜外觀的影響
采用試驗5)的方法,不同添加方式對涂膜外觀的影響試驗結果如下表5。

從表5的試驗結果表明:松散劑加入到粉末涂料后對涂膜外觀的影響不止和粉末涂料的種類有關,而且還和加入的方式有很大的關系。按方式一添加方式加入松散劑后涂膜與對照組(未加松散劑)相比無明顯區別。而按方式二添加方式加入松散劑則涂膜表面出現流平變差、沙,F象。因此選擇合適的松散劑添加方式對粉末涂料的外觀有著很重要的影響。采用試驗方法6),對4種不同松散劑,粉末涂料中的添加量為0.2%,儲存不同時間后,測試粉末流動指數R,試驗結果如下如下表6。

①不添加松散劑的底粉短時間內流動指數能達到標準要求,但是存放時間稍長時,粉末涂料流動指數R下降很明顯只能達到105說明該樣粉存儲穩定性較差。②松散劑A短時間內對粉末涂料的流動指數R改善不明顯,但對粉末涂料的存儲穩定性改善較大,粉末涂料存放時間較長時,粉末涂料流動指數R下降不明顯。③松散劑C、D對粉末涂料的流動指數R改善明顯,而且隨著粉末涂料存放時間加長粉末涂料流動指數R變化不大,說明這兩種松散劑改善粉末涂料指數R的效果較佳。
實驗結果表明:在粉末涂料中添加松散劑對粉末涂料的流動指數R的改善很明顯,但是不同的松散劑對粉末涂料的流動指數R的改善效果差別很大。采用試驗方法7),對不同品種的粉末涂料中的添加松散劑A添加量為0.2%。制備樣粉噴涂樣板后實驗記錄如表7。

①松散劑對于不同品種的粉末涂料流動指數R有不同的影響,增加松散劑用量時,粉末流動指數R有明顯提高,根據涂料品種調整合適的用量。從上述的不同松散劑、不同添加量,對不同粉末涂料和不同添加方式的試驗結果說明:為了改善粉末涂料流動性,松散劑是配方中必須添加的組成部分;不同松散劑和不同添加量對粉末涂料的流動性和上粉率的影響效果差別較大,所以必須根據粉末涂料品種選擇合適的松散劑品種和添加量;松散劑的添加工藝(方式)對涂膜外觀的影響很大,根據松散劑品種選擇合適的添加工藝(方式)。